日前,“白肺”一詞引起廣泛討論。有不少人對感染新冠後可能會出現“白肺”症狀表示擔心和焦慮,不少醫院肺部電腦掃描檢查處大排長龍,肺部電腦掃描檢查需求量暴增,眾多醫護人員超負荷運轉。
對此,國家衛健委專家表示,不是肺部上有影像就叫“白肺”,多數患者不需要做電腦掃描檢查,如果出現影響正常生活的不適症狀可以拍肺部電腦掃描檢查,不必過度驚慌。
甚麼是“白肺”?
“白肺”是影像學上的口頭概念,用來描述胸部X光與CT上的白色區域。
根據影像學的原理,射線能穿透的區域是黑的,射線不能穿透的區域是白的。
正常的肺部,肺泡內充滿了空氣,因此射線能穿透,影像上呈現黑色。
所謂的大白肺,是炎症導致肺泡出現大量滲出液,射線無法穿透,影像上呈現白色。
當然,不是有了肺炎就是“白肺”。醫務人員之間說“白肺”,是說患者肺炎比較重。很多情況不會叫“白肺”,只有當肺部雙側病變達到了70-80%以上。這種肺炎往往都比較嚴重,屬於重症的範疇。
為什麼會出現白肺?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冠病毒本身會對肺部造成影響,如果免疫系統比較弱,肺部受病毒入侵的概率會更大,肺炎症狀也更容易惡化,導致白肺。
二是其它細菌、病毒合併感染,其它病毒、細菌感染也是會導致肺炎的,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軍團菌等等。
哪些人更容易有肺炎?
最近肺炎的發生比例較高。青壯年得了肺炎,發燒、呼吸道咳嗽、咳痰,這些症狀都很明顯,往往會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身體本身沒有什麼毛病,一般也不會向白肺方向發展。
真正應該小心的,是身邊的老年人、有免疫缺陷的人、有長期疾病的人。他們的免疫系統弱,病毒入侵肺部的幾率更大,反應更強,更容易出現白肺現象。
老年人肺炎可能不發燒,也可能沒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部分老年人也表達不出來有何特別的症狀,家人看到老年人不發燒也不咳嗽,有時候也就不重視了,可能會延誤就診。
老年人肺炎的起病比較隱匿,有時沒有明顯症狀。不能按發燒、咳嗽、咳痰等年輕人的反應來觀察老人。要注意如果老年人突然不愛吃飯,整個人發蔫,或者嗜睡,要及時就診。要對老年人的情況密切觀察。
如果擔心自己或家人有肺炎,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判斷一下:
1.咳嗽超過2周,咳血,咳大量黃濃痰,夜間咳嗽加重。
2.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30次,心率大於每分鐘120次,胸悶。
3.連續5天以上體溫超過38.5度,且用藥效果不佳。
4.體溫低於36度,意識淡薄,嗜睡,反應變慢。
當然,除了這些靠感覺的方法,最準確的肺炎檢驗方法,還是看血氧飽和度。
正常人體動脈血氧飽和度為98%,如果低於90%,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肺炎和白肺現象。
如果條件允許,家裡可以備一個血氧儀,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的情況就測一測。
老年人出現什麼症狀需要提高警惕?
醫生強調,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差,尤其是沒有接種過疫苗的老年人。前期症狀也是咽部癢痛、乾咳、發燒,發燒溫度可能不像年輕人那麼高,三四天后體溫高峰會下來。
但老年人往往是在第四、五天時,病毒才到肺部出現肺炎。這時有些老年人會表現出胸悶氣短,尤其是活動後覺得氣促。如忽視症狀,第六、七天時老年人會出現明顯缺氧,甚至靜坐時也氣促憋悶。
醫生提示:感染第四、五天時,一定要多觀察老人有無活動後氣促、頭暈,是否出現記憶力下降、愛睡覺、意識模糊、走路不穩的現象,如已出現氣喘,要趕緊就醫。
那麼,哪些人需要去做CT檢查呢?
1、 在新冠病毒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期之後,頭痛、咽痛、全身疼痛等症狀消失了,但是在治療之後,咳嗽沒有得到緩解,發燒仍在持續,這種情況表明病毒感染可能累及到了下呼吸道,就有肺炎的可能性。
2、有基礎疾病和免疫受損的疾病的患者需要高度警惕,包括肥胖(體質指數≥30)、有吸煙史、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腫瘤、愛滋病等,發生肺炎的風險比普通人群更高。
3、患者在急性感染期沒有症狀了,但是在這個階段結束之後,出現了胸悶、氣促或呼吸困難,特別是在深呼吸的時候還會出現胸痛。這需要做好血氧飽和度監測,早期發現疾病的惡化或轉歸,否則會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感染後綜合征”出現的疲勞、認知能力受損、呼吸困難等症狀,很容易與新冠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相關症狀發生重疊,需要找呼吸專科醫生進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