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增長,很多男性在步入社會工作後就慢慢開始發福。一開始可能還不太能看出來,但是越接近中年,胖得越是明顯,啤酒肚、雙下巴通通都出來了。 有人會覺得這是生活過得富足,是幸福美滿的象徵,但是中年“發福”並非真的是“福”,而是巨大的健康隱患。
2021年,中國疾控中心領銜的研究團隊公佈了中國成人身材的最新數據。研究結果發現,2018年中國18-69歲成人中,約有8500萬肥胖人士,其中男性為4800萬,女性為3700萬,男性比女性整整多了1100萬,並且30-49歲的中年男性的平均BMI和肥胖率最高。
“澳門健康調查 2016”中亦指出,根據世衛標準(BMI>=25 且<30 為超重,BMI>=30 為肥胖), 澳門居民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別為 25.5%和 5.1%,以男性更嚴重(29.4%,4.60%)。
這樣看來,這個年齡段的男人最需要把保持身材作為生活的重點。
🔵 “中年發福”不是福,還會增加這些風險 👇
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多數成年人的體重會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21歲時的體重與55歲時的對比,平均增加約8.6公斤。
研究發現,成年階段輕度的體重增加,也與慢性疾病發病率提高有顯著關聯。
例如,一個中年人的體重每增加10斤,他在老年時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30%、高血壓病的風險增加14%、心血管病的風險會增加8%、肥胖相關的癌症風險可增加6%。
1.失智症(老年癡呆)風險增加3倍
肥胖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肥胖會大大增加患病風險。2014年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30多歲發胖的人, 失智症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倍!
而40歲發胖的人風險降到了70%,50歲則下降至50%。專家認為肥胖症會增加患失智症的風險,或許與血管硬化和高血壓有關係。
2.糖尿病發病率高2-5倍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曲伸在2019年4月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2-5倍。尤其是腰圍增大比體重增加更加危險,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兇手之一。
3.心血管發病率增加
2019年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英國醫學雜誌》最新發表一項研究,探索了一生中不同時期體重變化的死亡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與體重保持正常相比,在25歲到中年時期(平均47歲)從非肥胖變為肥胖的人群,總死亡風險增加22%,心臟疾病相關死亡風險增加49%。
而早年肥胖,中青年時期瘦下來的人群,死亡風險沒有明顯變化。如果直到中老年時期才轉為非肥胖,那麼總死亡風險仍然升高了30%,心臟疾病相關死亡風險增加48%。
所以,研究團隊提醒,25歲後保持正常體重,尤其是防止中年時期的體重增長,對於預防晚年過早死亡非常重要。
4.膝蓋軟骨更易損傷
2010年一項《BMI與膝關節軟骨滑膜損傷程度之間的聯繫》研究發現,肥胖程度對關節軟骨損傷程度有影響。而軟骨一旦完全磨損,很難修復,只能手術置換人工的關節。研究發現,29歲以上的同年齡段人群,隨著肥胖程度的增高,關節內損傷危險性也增高;而18-28歲年齡段人群,肥胖對關節的影響很小。可見中年後發福對膝蓋影響更大!
🔵 肥胖跟男性體內的雄激素——睾酮
睾酮是雄激素最主要的成分,也是人體最重要的性別荷爾蒙,男女性體內都可以產生,但在睾酮水準上,男性比女性要高得多。
睾酮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男性特徵出現,對精子的產生及其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有研究發現,睾酮對於強化男性肌肉和保護身體健康如血糖控制、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脂肪分佈、抗感染、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等均有積極作用。
一、睾酮水準和男性體重相互影響
一般來說,睾酮水準降低會導致男性體重增加,但這種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與不同的年齡階段有關。
青春期發育時,若男性出現睾酮水準下降,部分青少年會變得瘦弱、體重減輕,這是由肌肉量不足和骨密度下降導致的。但睾酮水準低也容易導致脂肪堆積,故一些青少年容易在肌肉量不足和骨密度下降的同時出現肥胖,成為一個“虛弱的胖子”。
而在中老年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體內的睾酮水準逐漸下降。當睾酮下降到一定程度時,也可導致脂肪組織尤其是內臟脂肪增加,進一步導致機體對瘦素不敏感,發生瘦素抵抗,使得瘦素無法發揮抑制脂肪合成和促進脂肪分解的作用。
也就是說,睾酮水準下降會導致瘦素抵抗,從而加重肥胖。此外,肥胖也會進一步導致睾酮水準降低,兩者是相互影響的關係。
二、睾酮如何影響男性體重
睾酮主要通過增加骨密度、促進肌肉生長和減少體內脂肪含量這三個生理作用影響男性的體重。
1.增加骨密度
雄激素對骨骼系統發揮作用的機制目前還不清楚,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睾酮在維持人體骨密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青春期發育時,男性體內睾酮水準上升。在睾酮的作用下,男性身高突增,同時睾酮促進鈣鹽沉積的作用表現出來,使青春期男性的骨質變得緻密。此時男性的骨骼會變得強壯,體重隨之增加。但如果睾酮水準降低,則會導致骨量減少,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增加骨折發生的概率。
2.促進肌肉生長
睾酮還可以促進肌肉量的增長,使青春期男性的肌肉變得發達,體重也自然增加。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睾酮製劑可以被當作“興奮劑”使用。世界運動史上曾多次出現“興奮劑”醜聞,不少是運動員使用了睾酮製劑,用於提高肌肉量和血紅蛋白濃度,從而提高耐力。
3.減少體內脂肪含量
多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睾酮水準與肥胖程度呈顯著負相關關係。研究表明,睾酮增強了去甲腎上腺素刺激的脂肪分解,這種機制可能與β-腎上腺素能受體數量的增加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在雄激素受體缺陷的小鼠中,雄激素作用的脂肪分解能力的降低是導致內臟脂肪增加和遲發性肥胖的主要原因。
簡而言之,睾酮可以通過抑制新脂肪細胞的分化和形成來影響脂肪的生成過程,若是睾酮缺乏,則會促進脂肪細胞的發育,導致體重增加。
三、影響睾酮分泌的三個因素
最後,我們來瞭解一下容易導致睾酮分泌減少的幾個常見原因。
首先是年齡的增長。男性30歲後睾酮水準就開始自然下降,40歲後每年都會降低1%~2%,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其次是肥胖。肥胖會增強男性體內芳香酶的活性,這種酶可以促進睾酮轉化為雌激素,從而使得睾酮水準降低。同時,這個過程會抑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功能,最終導致睾酮釋放減少。
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其中一個因素,如缺乏睡眠、壓力太大及缺乏微量元素(如鋅、維生素D)等,這些都會影響睾酮的生成。
最後是錯誤地使用睾酮藥物。從羅馬時期開始,人們就對睾酮的生理作用進行研究,直到20世紀,睾酮激素才被提取出來,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作為一種注射製劑使用。隨著對睾酮功能的研究更加深入,睾酮的濫用情況也變得嚴重。
如果不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可能不僅會使睾酮低的問題加重,還會導致出現其他不良反應,如睾丸萎縮、精子的生成和功能障礙及前列腺功能紊亂等。
睾酮的生理功能廣泛,尤其對於男性來說,貫穿了男性從胚胎發育到衰老的一生。
如果你已經步入中年,年齡在40~50歲,並且出現了容易疲勞、白天經常打瞌睡、肌肉萎縮、睡眠障礙、腹部肥胖、毛髮脫落及抑鬱、焦慮等症狀,可以去醫院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及激素水準檢測,尋求專業醫生的意見和建議,切忌隨意自主服用激素類藥物。
🔵 運動+飲食+睡眠,三招讓你告別身材走樣!🏃♂️
1.運動不能少:增加體力活動
到了中年,男性的運動量普遍減少。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曾在2017年的媒體採訪中談到,中國國民符合要求的鍛煉率非常低,幾次全國調查基本上就是百分之十幾。但即使是這樣,在經常參加鍛煉的人群中,本來應該是最需要鍛煉的中年人反而是鍛煉率最低的人群。
所以中年人“去油膩”,運動不能少,每天多走些路,少坐電梯少坐車。此外,慢跑、游泳、自行車等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增加一些抗阻增肌運動,肌肉多了,才好燃燒脂肪。
2.飲食要改變:均衡搭配七分飽
吃飯七分飽不僅可以避免肥胖,還會減少身體負擔。
此外,飲食中,酒、糖飲料、燒烤、油炸食品也要減少。日常生活中要平衡飲食,飲食原則為:低能量、低脂、適量蛋白飲食,蔬菜水果要吃夠,限制熱量攝入。
3.睡眠很重要:保證睡眠品質
缺乏睡眠會影響人體的正常代謝,所以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如果因為工作或者客觀原因偶爾無法保證睡眠,可以通過在睡覺時維持黑暗環境等方式保證睡眠品質,也可以找時間多打盹。
希望各位男性朋友通過良好的作息規律、科學合理飲食、積極鍛煉來維持健康的身體,同時也能告別“中年身材走樣”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