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3-01-26 17:17

假期在家,零食吃到停不下來。花生、瓜子、各種堅果,還有必備的砂糖桔……可是吃多了也會“樂極生悲”,不是口腔潰瘍,就是嗓子痛,每當這個時候,家裡的長輩就會說:“這是上火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上火”呢?又該怎麼預防?

什麼是上火?

其實,“上火”是一種俗稱。“上火”的概念來自於傳統中醫的身體和疾病觀,現代很多科學家在研究“上火”的機理及原因,但目前依然沒有統一定論,所以在醫學體系中,沒有相應的病名,也沒有客觀的理化檢查指標。

總體來說,“上火”的概念依然比較模糊、籠統,人門常常把眼睛紅腫、口舌生瘡、咽喉乾痛、頭昏目脹、鼻腔熱烘、流鼻血、牙痛、便秘等症狀,都通通稱為“上火”。

春節期間容易讓你上火的食物

  1、瓜子、花生等堅果類食物。堅果。堅果,是指多種富含油脂的種子類食物,如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開心果等。。瓜子不管是炒的還是水煮的都要適量。如果一次吃瓜子量太多,持續的時間又長,瓜子與舌頭反復摩擦,會引起舌尖部腫痛、紅腫、起血泡等現象。過量食用瓜子等炒貨,還會影響消化,導致上火便秘。同樣,花生等零食也容易上火便秘。

  2、油炸食物。這類食物往往是大“火氣”人的家常便飯,它們會讓體內的“火”越燒越旺。要少吃炸雞、薯條、炸豬排等油炸食物,特別是在容易上火的秋天,更是應該完全杜絕。

  3、熱性食物。荔枝、芒果、花生、巧克力、甜食是這類食品的典型代表。

  4、羊肉。它的蛋白質是餐後產熱的強力促進劑,有研究發現,吃很多羊肉後會使身體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釋放增多,影響機體水鹽代謝,腎小管和集合管加強水分重吸收,導致尿量減少、糞便幹硬,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感覺吃羊肉後更容易出現燥熱、便秘等“上火”症狀的原因之一。

  5、辛辣食物。很多人對口味重的食物情有獨鍾,餐餐都離不開蔥、薑、蒜和辣椒,這樣的吃法,在攝入過多的鹽分的同時也吃入了更多的“火氣”。

  6、臘肉。醃製食品裡會加入一定的香料和烈酒,像煙熏肉之類的還經過煙熏火烤,必然會上火,香腸、臘肉好吃,但還是適量為好。

如何預防“上火”?

為了減少“上火”困擾,建議大家在春節期間注意:

第一,盡量吃清淡。

飲食盡量保持清淡,不要一味選擇重口味。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心情愉悅難免放飛自我,不過,希望大家還是要注意克制,人生還很長,相聚的機會還有,健康長久才是關鍵。不妨在節日里也提醒自己盡量注意飲食清淡,少吃椒鹽、麻辣等重口味食物。

第二,適量吃,不要暴飲暴食。

節日飲食也要注意適量,不要暴飲暴食,比如,吃瓜子、堅果可別“不能停”,每天的量差不多也就手抓一把的去殼果仁,不要吃太多;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雖然爽得一時,但對健康並不利;水果雖然健康,但糖分多,吃多了也不好。

第三,多喝水。

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身體內的代謝反應自然會受到影響,提醒自己要多喝水。優先喝白水,所有含糖飲料(包括甜的涼茶)還是少碰啦,實在想喝甜味的,不妨選擇代糖飲料。

第四,少熬夜。

過年過節,很多人會和親戚朋友打牌、打麻將、打遊戲,通宵戰到天亮,休息不好,身體就更容易出現“上火”等問題。還是盡量讓自己休息好,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