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2022-09-26 16:30

假如在街上突然見到有人倒臥在地,除了報警等救護車到,還可以做些甚麼?日前,網上流傳一位男士突然於街上休克昏倒,幸得途經該地的三人進行急救,最後得以回復呼吸心跳。其中一位伸出援手的途人是仁伯爵綜合醫院的一級外科護士郭志嬌,回憶當日事發經過時,她表示“當時的救人動機簡單,有個人倒在地上,我要馬上為他進行急救”。

事發當日是2022年9月10日上午十時左右,郭護士途經祐漢永寧廣場附近時,看見一名女士正在報警求助,稱有位伯伯倒臥在地上,在進行初步評估後,她發現伯伯面部發紫、四肢僵硬,無呼吸無脈搏,在確定現場環境安全後,郭護士馬上為患者進行急救,在為伯伯進行約兩個循環的胸外按壓後,有一位休班警員加入急救工作,為患者打開氣道,進行人工呼吸,之後有另一位女護士加入輪流為患者進行胸外按壓。整個心肺復蘇過程約5-8分鐘,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

郭志嬌護士

郭志嬌護士表示,這是她第一次於院外救人。“當下只專注於救人,後來被朋友告知才發現自己救人的事被放到網上”。她表示,每時每刻都在準備自己,在街上見到有人不舒服都會主動去關心,覺得如果能在教育階段引入急救課程,令更多人學習是更好的。“只要是有心學習急救,我覺得是無分年齡的”

郭志嬌護士介紹,自己於2015年畢業於澳門理工大學護理學系,2019年入職仁伯爵綜合醫院,之前於科大醫院工作已經取得基礎及高級急救課程牌照,而自己的最新急救牌照是於2021年頒發的。


急救措施有助提高存活率

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部主治醫生曾潭飛表示,在院內急救培訓的方面,仁伯爵綜合醫院為員工提供急救培訓的時間已超過十年,院內會定期為員工進行各項急救培訓,在病房亦有成立急救小組。

曾潭飛醫生

關於院內對病人的急救成效,曾醫生稱,有數據顯示,平均一年內,在院內突然心跳停止的病人約有十多個,若能及時地去為患者提供心外壓等搶救措施,大約能有五成八的患者可以回復心跳。若果由街上送入至急症室才開始為患者施救,可能只有兩成患者能夠回復心跳。因此持續地去落實執行院內急救培訓,對病人的安全保障是有所提升的。

曾潭飛表示,院內目前有數百名員工透過衛生局的系統報名參與急救課程,每個科室均有報名名額,員工自願報名,除某些科室如急症室或深切治療部需強制參與,急救牌照有兩年時效。他期望日後政府能加強培訓工作,將課程普及到衛生局轄下其他員工,如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等職系。


冀普及社區急救教學

被問及院外急救情況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部主治醫生李彩珠表示,從過往情況中發現,若在社區內有及時進行現場急救,對患者的存活率及後續情況都會有所幫助。有見及此,衛生局於2017年開始,與澳門急重症醫學會合作推廣社區急救課程,於過去五年內,為千餘名市民提供急救課程的練習,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課程目的是為市民提供學習急救的渠道,讓市民明白急救並不困難,只需要學習正確的方式便可以救人。她期望急救課程在政府的幫助下能推廣至教育方面,做到全民普及。

李彩珠醫生演示急救呼吸器用法

“醫院急救只是最後一環,若此前有人能伸出援手,有人能接力進行急救,或許能夠挽救一個人的性命”

相比起美國心臟協會發出的官方證書,協會有一個更為“貼地”的急救版本在社區推廣,目的是令市民更快掌握心外按壓的流程及體外除顫機的應用,教會市民判斷是否需要急救,“急救是人人都可以的,但要受正確培訓,不一定需要證書,因為急救的正確方法和安全最重要”

她表示課程有提供正面成效,提高了市民救人的信心,過往亦有學員是因為子女被急救所救,明白到急救的重要性而來學習。

被問及法律問題,她表示內地有“好人法”保障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而澳門《刑法典》亦有“幫助之不作為罪”,若對瀕死的病人視而不見,反而觸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