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家的味道,就不得不提“湯”,尤其是“老火湯”,往往一煲就好幾個小時,有不少人認為煲的時間越久,湯越鮮美、營養越多,到底這個做法是對還是錯?煲湯時間越久,湯中營養成分就會越高嗎?
在煲湯時因為“熱力破壁”的原理,食材的部分營養物質(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脂肪、蛋白質)會溶解到湯裡,提供了湯的獨特香味和基本營養,其他的營養素還被留在了肉裡,也就是說,湯的成分絕大部分是水,肉等食材中超過90%的營養不會溶解在湯中。而隨著燉煮時間的拉長,雖然總氮增加,但可溶性維生素的損耗也增加,總體的營養價值呈現遞減。因此,“煲湯越久,營養越好”的說法並不科學。
畜禽類:建議烹飪時長1.5~2小時
這類湯中的營養素豐富,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等,但肉湯中的脂肪含量很高,尤其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含量很高,因此這類湯不要經常喝。
水產類、豆腐:建議烹飪時長10~30分鐘
這類食材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成分高。
菌藻類、根莖類等:建議烹飪時長不超過40分鐘
蘑菇湯各種營養素含量都很豐富,尤其還含有菌類,對提升免疫力很有幫助。
*要注意的是,不同食材烹飪時間不一樣,而這個時間還與火候、食材是否預處理等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