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及涼茶在澳門歷史悠久,大眾對兩者的接受程度高,但亦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今期我們請來澳門中醫生公會副理事長郭慶華中醫生,與我們分享一些大眾較常遇到的中醫誤區與涼茶迷思。
誤區一:中藥代表了中醫?
郭慶華中醫生:中醫治病絕不是一個“藥”字即可概括。中醫生以中醫的陰陽五行、氣血津液、五臟六腑等理論為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法,配合各種中醫傳統療法,如中藥、針灸、拔罐、推拿、藥浴、刮痧、導引、生活飲食習慣等指導、治療或調理身體。中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病症有針對性地選擇治療的方法。
誤區二:用別人或過往“有效”的方子
郭慶華中醫生:人體的氣血陰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於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醫生看病講究“辨證”,儘管患者患的是同一種“病”,但未必就是同一個“證”。同一個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其病機(疾病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機理)也在不斷變化,其舌、脈都是在變化的,所以醫生每次調方都必須重新問症狀、號脈、看舌頭,這正是中醫所謂的“同病異治”。並且不同的人,患同一個病時,他們本身的體質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處方也不會是完全相同的。
很多人看中醫後,醫生給開具了用藥處方,癒後患者把方子留著,以備症狀再次出現時使用。或者看到別人跟自己的病情類似,便錯用別人的藥方,兩者做法均不可行。
認識“涼茶”
涼茶對於澳門人來說十分熟悉,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涼茶可以稱得上是最具獨特嶺南文化的代表之一。涼茶“袪火”的形象幾乎深入民心,但郭慶華中醫生指出,市民對這個觀念亦存在不少誤區與迷思。
- 迷思一:涼茶能袪火?
郭慶華中醫生:在臨床經驗中遇到最常見的誤區,來自涼茶的“袪火”觀念。從中醫角度來說,“火”分為許多種,涼茶通常能袪“實火”,而人體上的火還可能是“虛火”,如女性更年期的煩熱就不一定是“實火”。又如一些皮膚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是“虛火”導致,口腔潰瘍和牙齦浮腫這些現象也可以是由“虛火”引起的。“虛火”的體質越喝涼茶會越加重病情。
- 迷思二:涼茶沒有副作用?
郭慶華中醫生:不少大眾認為中藥材就是純天然、無害,但其實有部份中藥材會對於肝腎功能造成損害,而且任何藥材長期服用都會有副作用,那怕是中藥材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經常服用,必須在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 迷思三:涼茶可當成日常飲品?
郭慶華中醫生:涼茶以清、瀉、潤為主,即性質偏寒涼。以下四種群體的人們不應經常飲涼茶:陽氣虛的人、脾胃差的人、婦女產後或者經期、兒童和老年人。
- 迷思四:涼茶可以當作治病的方法?
郭慶華中醫生:涼茶常作保健之用,如果是已經發生的疾病發生,還是建議找專業中醫生就診,通過辨證論治選擇合適的中藥方。
鳴謝:澳門中醫生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