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因生活忙碌、壓力大而常會導致飲食不規律、三餐不定時、不注意控制食量,尤其美食當前,難免不經意間吃撐,導致中上腹或腸胃不適的徵狀,出現消化不良。有人可能認為消化不良只是暫時的小問題,但久而久之,不加理會,足以會讓你成為“胃弱 ”一族。
消化不良的病徵
“消化不良”一般指中上腹或腸胃不適的徵狀,包括上腹痛、作悶、胃脹、食慾不振、反酸、噯氣等等。消化不良可能只是暫時的小問題,但這些病徵亦可能顯示已有消化性潰瘍,即俗稱胃病。
消化性潰瘍是發生於胃腸道粘膜的潰瘍,好發於胃和十二指腸,也可發生於食管下段、小腸。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是最常見的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多見於老年人,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於青壯年。
因此,消化不良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的病徵,假若對這些身體發出的警示不加理會,嚴重的可導致穿孔或胃出血。此外,早期胃癌亦可能有類此的病徵,因此,如有懷疑就應及早就醫。
以下是一些不容忽視的病徵:
- 持續性食慾不振;
- 無故消瘦;
- 排泄出墨黑色像芝麻糊的糊狀糞便;
- 突發或持續的腹部劇痛;
- 長期服用亞士匹靈或止痛藥人士,出現消化不良徵狀;
- 已患有消化性潰瘍的人士,徵狀突然惡化。
健康小貼士
要預防及紓緩消化不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最重要的基礎,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面,將有助擺脫消化不良的煩惱。
1. 健康生活
- 作息定時,並有適量運動;
- 不吸煙或戒煙;
- 避免飲酒。
2. 飲食調適
- 少食多餐,以減輕消化系統的負荷;
- 細嚼慢咽,食物應在口腔內充份咀嚼後才吞嚥;
- 選擇柔軟和潤滑之食物,如粥、湯粉或麵、浸於飲品或湯之餅乾、魚、豆腐、蒸水蛋、碎肉、去皮之水果等;
- 使用合適的烹調方法,如炆、燉、煮等;
- 在烹調或進食前,先將食物切碎或剪碎;
- 避免同時進食大量流質,以減輕飽脹噁心感;
- 避免煎、炸、肥膩等高脂肪食物;
- 避免含咖啡因之食物和飲品,如朱古力、咖啡、茶等;
- 避免穿著太緊之衣服;
- 只吃至七分飽;
- 進食後不宜立刻躺下,以防止食物倒流回食道。
3. 情緒與壓力的處理
- 認識老化過程及身體機能,可減少不必要的憂慮;
- 實踐身心鬆弛法,有助紓緩緊張情緒;
- 妥善安排工作或家務,可減低時間緊迫所帶來的精神壓力;
- 多欣賞自己、別人和週遭事物,令自己更開懷。
4. 正確使用藥物
- 治療消化不良的藥物很多,醫生會因應不同病理成因來處方。應按指示完成療程,以減低復發的機會;
- 一些藥物如亞士匹靈、止痛藥或非類固醇消炎藥等,均能引致消化性潰瘍,切勿自行服用。如有關節痛症的問題,要先由醫生處方才可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