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起,人類乳頭狀瘤病毒疫苗(俗稱子宮頸癌疫苗)開始列入澳門特區政府防疫接種計劃,定期由衛生中心派員到學校,為本澳小學六年級女學生集體接種。然而,不少女士對於疫苗仍存有不少迷思及疑問。今期我們請來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青委秘書長及副主任黃小小醫生,為我們解答關於HPV的迷思。
認識HPV與HPV疫苗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是一種會導致癌化的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 有100多種型別,其中已知約40種可以感染人體生殖器官,當中可分為高危型與低危型兩大類。
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45、52及58等共15種型別,可引起子宮頸細胞病變,這種病變稱為子宮頸上皮內贅瘤變異(CIN)。輕度子宮頸上皮內贅瘤變異是可以康復的,但患者若持續感染高危型HPV且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子宮頸上皮內贅瘤變異可變得嚴重,最終有機會發展成子宮頸癌。高危型HPV除可引起子宮頸癌外,亦可能引起陰道癌、陰莖癌、直腸肛門癌或口腔、咽喉癌。
低危型HPV包括HPV6、11等共12種型別,會引致生殖器疣(俗稱椰菜花),但不會引起子宮頸癌。
本澳於 2013 年9 月 1 日起把HPV疫苗(俗稱子宮頸癌疫苗)列入“澳門特區防疫接種計劃”內,並由澳門衛生局向符合資格的女性提供免費的子宮頸癌疫苗接種,以降低澳門特區子宮頸癌的發病率。疫苗常規接種年齡為小學六年級女學生(10至14歲),亦為合資格的女學生進行免費的子宮頸癌疫苗集體補種。至2019年底,10歲至14歲女性的子宮頸癌疫苗覆蓋率達 90%以上。
黃小小醫生介紹說,現時市面上有三種不同價位數的HPV疫苗供應,分別是2價、4價及9價HPV疫苗。三種疫苗均可預防屬高危型的HPV第16、18型,這兩種型別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超過70%的子宮頸癌和子宮頸癌前病變由HPV第16、18型引起。現時的9價HPV疫苗能同時預防額外5種高危型HPV(HPV31、33、45、52和58型),對於預防子宮頸癌有正面作用。
HPV與子宮頸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報告指出,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癌症第四常見癌症。子宮頸癌是指發生在子宮頸部的惡性腫瘤,高危型HPV入侵子宮頸上皮細胞後,可導致細胞出現病變。據估計,2018年全球新發病例為57萬,死亡個案為31.1萬。高達99.7%以上的子宮頸癌病例可歸因於高危型 HPV 持續感染所引致,但並不是每個感染HPV第16、18型的案例,都會轉變為罹患子宮頸癌。過早有性經驗、多重性伴侶以及有吸煙習慣,都會導致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增加。
感染HPV途徑
HPV主要是通過性接觸感染,通過生殖器和口腔區域的皮膚接觸傳播,或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的物品,都有可以感染HPV。凡有性行為的人士,不論男女,都有機會受到感染。
據黃小小醫生介紹,早期子宮頸癌的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只能透過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來發現是否罹癌,當發現有症狀的出血,此時的癌症已具有侵犯性。晚期子宮頸癌最常見的症狀為陰道不正常出血、陰道分泌物異常並具有惡臭、下肢疼痛以及局部疼痛。
如何預防感染HPV
世界衛生組織及香港婦產科學院建議,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是接種HPV疫苗。HPV疫苗可預防約70%-90%子宮頸癌,但仍有10%-30%子宮頸癌可由疫苗不能預防的其他高危型HPV引起,HPV疫苗亦不能清除已感染的HPV病毒。
黃醫生建議,不論有沒有接種疫苗,女性在開始有性經驗後,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又稱作柏氏抹片檢查),能測出早期子宮頸細胞是否出現異常變化,經適當治療清除異常細胞可避免發展成子宮頸癌。
男士與HPV
黃醫生同時提醒,女士可以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但並沒有屬於男性的篩查,而男性也有機會感染HPV。感染HPV的男士有機會引致肛門癌、陰莖癌、生殖器官濕疣(椰菜花),男性帶菌者亦有機會令伴侶因感染HPV而患上癌症及濕疣。所以,除了女性,男性如能普遍接受疫苗接種,才能進一步減低女性患上HPV相關疾病的機率。
鳴謝: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