踴躍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構建澳門免疫屏障是防控疫情重要舉措。隨著疫苗接種的開展,了解疫苗接種後可能出現的過敏反應和不良事件相關知識,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
接種後不良事件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的不良事件,不等於是疫苗的副作用,只是這些不適發生在接種疫苗之後。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指的是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這些事件有時序相關(接種“後”發生),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接種後出現不良事件不等於疫苗的副作用,兩者是不一樣的,在專家未能判斷事件與疫苗有因果關係之前,不能貿然判斷事件由疫苖引起。
不良事件的類型
接種後不良事件,分別為由疫苗引起(例如:接種疫苗後局部的紅腫熱痛、過敏反應等)、製作過程或注射過程失誤引起(即程序錯誤引起)、注射反應或心理因素反應引起(與疫苗本身無關)、偶合事件(注射疫苗後剛巧出現其他疾病,即使不注射疫苗也會發生)、以及須經過專家分析尋找原因的個案。
不良事件的評估
疫苗上市使用時生產商會建立一套監測機制監測接種疫苗後的不良事件。對予接種後不良事件是否與疫苗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套嚴謹的程序和分析標準,包括事件的時序性、關聯的強度、一致性、特異性,以及生物合理性等。為加強澳門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監測和跟進,澳門衛生局成立了“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由多個醫療專業範疇代表組成,當有接種者出現嚴重不良事件時,會作出評估和分析其因果關係。